<label id="l0oj1"><xmp id="l0oj1">
    首頁 領導關注 相關政策 環(huán)保在行動 訪談實錄 和諧家園 理論文章 三江源大事記 美麗三江源

      【生態(tài)故事】從“黑土灘”變成了“生命綠”

      來源:青海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2-05-09 11:36    編輯:馬秀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五月是森林草原防火的緊要時期,可得盯緊點,尤其是我們新修復的草場。”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吉邁鎮(zhèn)垮熱村的草原管護員才多天蒙蒙亮就出門巡查,快到中午才拿出妻子提前備好的糌粑,邊吃邊和我們聊起來。

        平均海拔4200米的達日縣,是三江源自然生態(tài)保護治理地區(qū)之一,這里的草原是黃河源頭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地。才多告訴記者,就在這樣一片風景如畫的美麗草原,過去卻因過度放牧、氣候變化等原因,深受“草原之癌”黑土灘的困擾,黑褐色“禿斑”狀裸露土地在草原上不斷擴張,面積一度逼近80萬公頃,超過了全縣草場面積的一半,帶來的問題日漸凸顯。

        才多說:“由于自家草場退化和黑土灘擴張,村里有十多戶牧民每年驅趕牦牛,去數(shù)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出租草場扎帳篷放牧,直到來年5月才能返回家鄉(xiāng),賣牦牛的收入多用以補貼租賃草場和購買飼草料的費用,忙活一年到頭,手里并沒有多少錢。”

        為了遏制草原退化的趨勢,讓一片片黑土灘重新煥發(fā)新綠,近年來,達日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舉全縣之力將生態(tài)治理與保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草原生態(tài)補償政策,積極開展草原生態(tài)修復三年行動。

        在退化草原人工種草修復工作中,達日縣優(yōu)選鄉(xiāng)土草種進行多品種組合搭配,采取混播種草復綠綜合技術措施,提高種植植被的穩(wěn)定性;在黑土灘治理中,達日縣綜合應用混播種草、配方施肥、多種農藝措施組合等技術,為草原生態(tài)保護修復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使得退化草地的植被覆蓋率有效恢復,草地生態(tài)功能得以改善,提高了實施區(qū)草地的生產力。

        至今達日縣已累計吸收了514名脫貧群眾從事草原生態(tài)管護工作。作為其中的一員,才多由一個以傳統(tǒng)畜牧產業(yè)為生的牧民轉而成為草原保護建設的從業(yè)者,13年間年復一年巡查草原防火、禁牧、鼠蟲害等情況,“以前那一塊草灘退化為沙礫灘,鼠洞密布,牧民都無法放牧,2017年那些草場上播撒了縣自然資源局草原站精心挑選的草籽和肥料,我們草原管護員代表村‘兩委’和草場的所有者簽訂了3年禁牧協(xié)議,除卻每年冬季草甸凍結的4個月,都讓草自然生長。”才多指向不遠處一片密布青綠的草場,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如今牧草基本都長到了30公分以上,牛羊都能吃得飽,牧戶不用再像之前那樣長途跋涉租草場、買飼草料,手里都能攢得住錢了,村里的生態(tài)畜牧業(yè)合作社也得以平穩(wěn)發(fā)展。

        像才多這樣親身經歷了家鄉(xiāng)草原從“黑”變綠的牧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體悟深刻,他們要為了子孫后代的長久幸福,繼續(xù)保護好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石成硯)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dgshgy.cn]專題制作
    青ICP備08000030號  技術支持:青海省國際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pre id="1j3nu"><noframes id="1j3nu"><rt id="1j3nu"></rt>
    <span id="1j3nu"><small id="1j3nu"><span id="1j3nu"></span></small></span>
      <label id="1j3nu"><big id="1j3nu"><tbody id="1j3nu"></tbody></big></label>
      <rt id="1j3nu"></rt>
      <span id="1j3nu"></span>
      <rt id="1j3nu"><small id="1j3nu"><rt id="1j3nu"></rt></small></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