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抗日戰(zhàn)將曾國佐名揚全國

來源: 海東時報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15-09-01 09:43    編輯: 許娜         

 

  位于互助縣曹家堡村的曾國佐將軍故居

  出生于互助縣曹家堡村的曾國佐(1890—1945)就是一位滿懷愛國熱忱為抵抗日寇作出突出貢獻的抗日戰(zhàn)將。他的父親曾紀德曾從董福祥的甘軍到北京,參加過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戰(zhàn)斗,后在扈從慈溪、光緒西逃西安時,因保駕有功,被清廷授予五品藍翎銜。

  曾國佐從小勤奮好學,12歲入西寧蒙番學校學習,受其父親尚武報國精神的影響,17歲報蘭州武備學堂,畢業(yè)后被保送到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在此期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畢業(yè)后,在寧夏鎮(zhèn)守使馬鴻賓部任副營長、旅參謀長、團長。“九·一八”事變后,于1933年調赴長城一線抗擊日軍,在河北遷安縣西北的喜峰口與日軍英勇作戰(zhàn),奪取鐵門關等。曾夜襲日軍軍營,帶領士兵用大刀與敵人血戰(zhàn)兩天兩夜,迫使日軍潰退,穩(wěn)定了長城一線戰(zhàn)局,振奮人心。后以戰(zhàn)功升任29軍37師110旅旅長,駐守北平西宛。

  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發(fā)生后日軍炮擊宛平城,曾國佐和旅長何基灃親臨前線,指揮全旅迎頭痛擊侵略軍,打響了抗日第一槍。直到北平淪陷,曾國佐等才被迫撤離宛平。之后,他任國民政府第一集團軍第77軍129師副師長,與日軍激戰(zhàn)唐官屯、苦戰(zhàn)泊頭鎮(zhèn),轉戰(zhàn)黃河兩岸。在大名城之戰(zhàn)中,面對日軍的飛機、大炮,孤軍以步槍、大刀英勇抵抗,直到城墻數(shù)處被炸平,日軍坦克進入城中后,才率殘部撤出陣地。1943年,升任第八十一軍參謀長,后任第十七集團軍高級參謀。曾將軍在延安受到過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接見??上г陂L期叱咤疆場的日子里他不幸身患胃癌,就在抗戰(zhàn)勝利之際,于1945年病逝于寧夏,終年55歲,后被追贈為陸軍中將。

  緬懷曾國佐將軍詩三首

  緬懷曾國佐將軍

  趙宗福

  長城一柱聳蒼穹,

  報國沙場百代宗。

  虎帳雄風號令急,

  龍韜決策大刀鋒。

  從戎早遂桑弧志,

  抗日終宏汗馬功。

  鏖戰(zhàn)盧溝灑碧血,

  百年父老仰曾公。

  吊曾國佐將軍

  魏經(jīng)邦

  戰(zhàn)火神州礪劍铓,

  硝煙刀影醉沙場。

  長城立馬山河壯,

  易水激浪寇膽喪。

  十載劫波碑石毀,

  一抔冢土草萊荒。

  惆悵為何匆匆客,

  知否飛將斯故鄉(xiāng)?

  吊曾國佐

  羅志勇

  少懷韜略英氣勃,

  子承父志衛(wèi)家國。

  盧溝橋上搏血氣,

  喜峰口外爭嵯峨。

  從戎有道性高潔,

  報國無門世混濁。

  可嘆將星隕落時,

  正值中原奏凱歌。

?。ㄉ坌惴?祁文汝 馬玉琢)